引言:11月30日,Morketing Research 发布了《2023-2024 品牌全球化白皮书:深度全球化》(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涵盖2023年1月-10月中国企业出海获投融资情况、2024年出海趋势打法、出海区域市场潜力等内容。本期我们将重点分析“2023年1月-10月中国企业出海获投融资的总体情况”( Morketing Research 不完全统计),根据投融资发生的整体次数、时间、金额走势等数据,从时间、量级、地域,三大维度进行剖析。
2023年出海市场的行业机会在哪里?2024年企业出海的方向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切入“资本市场”来一探究竟。
先看一些关键数据:
2023年1月至10月期间,共有153家中国背景出海企业获得172起投融资;
在融资量级(人民币)上,千万级占据54.05%,亿级及以上共60起,其中亿级56起,十亿级3起,百亿级1起;
大额融资(亿级及以上)主要集中在智能硬件、医疗健康、汽车/出行、能源环保、电商零售五个主要领域;
游戏与教育出海后皆仅收获1起融资;
出海企业中,注册地为广东的企业45家,占比约三分之一。
由此看来,2023年企业出海融资总体形势尚可,但对比国内新消费企业的投融资数量(据iBrandi品创不完全统计,2023年上半年新消费市场完成187起融资)而言则相对较少。不过虽然融资次数不算太多,大额融资却并不少,亿级及以上融资就占据已披露金额融资数量的40.54%(172起融资中仅148起披露金额),其中有18家企业仅在10个月内就拿到2次以上的融资。“硬科技”、“新能源”、“大健康”是资本更加青睐的选择。只要选准赛道,企业出海投融资前景依然可观。
那么具体来看2023年1月-10月中国企业出海获投融资的总体情况如何?
01
时间:
出海投融资高峰集中在上半年
科技相关领域更早获得资方青睐
2023年1月-10月,在企业领域14大类中共发生172起投融资,其中一、二季度囊括117起融资,2月和6月是投融资发生的高峰时期,分别有27起和26起。
具体到领域,智能硬件、医疗健康、汽车/出行、前沿科技等科技元素较强的领域更容易在上半年就获得投融资。企业服务、电商零售、能源环保等领域获得投融资的次数峰值主要集中在下半年。
这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在争取投融资时,具有明显的核心技术优势能够更快速地获得资方青睐。相对而言,第三方服务、电商零售类则更需要时间沉淀,资方在考虑这些领域时或更看重其全年的整体表现。
在众多获投融资的领域中,值得关注的是游戏与教育出海后皆仅收获1起融资,为VR研发与编程教育,竞争力相对较弱。
与传统企业相比,游戏与教育作为“轻资产”运营行业,没有成本高昂的生产线及厂房,也缺少具有足够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所以其资产结构在出海融资过程中较难获得资方认可。
聚焦整个行业来看,据伽马数据与全球金融科技平台Adyen合作发布的《中国游戏出海支付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将达到163.66亿美元,维持在千亿级别,但产值规模继续下降趋势。融资方面,以研发为主导的游戏企业仍是游戏领域融资的重头,包括链游研发、VR研发等。
目前游戏产业遇冷的主要原因或与日韩、欧美等成熟市场收缩、广告渠道的供需失衡、海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要求愈发严格等原因有关。由于用户数据隐私保护相关政策出台,使得广告流量的精准度降低,同时推高了买量成本,因此游戏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获客压力,其营收表现在资本市场也不易获得肯定。
02
量级:
千万级融资占据出海半壁江山
中国“智”造更易揽获大额融资
以上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出海企业投融资高峰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但这只能表明一部分的现象,我们还需从融资量级角度进一步解析。
在融资量级上,各企业领域融资金额量级主要集中在千万级和亿级,分别为80起(54.05%)和56起(37.84%),其中千万级融资主要发生在6月,亿级融资主要发生在3月。
总体而言,出海企业/品牌获投融资的金额十分可观,且在上半年就已完成了较大规模的融资,整体也具有“资方越青睐,投资金额越大,投资时间越早”的趋势。
进一步分析其原因,自进入2023年以来,至2月末时期,疫情发展进入尾声,线下消费开始持续回暖。同时,随着国门的逐渐开放,国际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出海企业也迎来一波投融资合作的高峰。2023年初《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功生效实施满一周年,印度尼西亚正式成为协议国,意味着东南亚市场被全面覆盖。东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通常是中国企业出海的首选地。
在《白皮书》出海企业投融资名录中,有不少出海东南亚的企业都获得了融资,其中,太阳能光伏支架系统服务商“维旺光电”和东南亚跨境仓储物流服务商“元仓海外仓”在Pre-A轮即拿到千万级人民币的融资。
具体到各领域来看,智能硬件、企业服务、医疗健康、电商零售等8个领域获得千万级融资最多;能源环保、汽车/出行、应用软件3个领域获得亿级融资最多。获得十亿级融资的有3个领域,分别是能源环保、汽车/出行和金融科技。
唯一的百亿级融资出现在电商零售领域,为跨境电商平台SHEIN,在2023年2月和5月揽获超20亿美元的巨额融资。这或与其坚持“数据驱动选品”的策略密不可分,即使在单一的 Online DTC 模式下,SHEIN 还能实现销售规模连续多年2-3倍高速增长,因此其发展势头为资本市场所看好。
从融资量级来看,大额融资(亿级及以上)主要分布在以下5个领域:智能硬件(15起)、医疗健康(9起)、汽车/出行(9起)、能源环保(8起)与电商零售(5起)。
其中,代表智能硬件领域的工业/商用机器人、AI智能、AR/VR等科技类产品无论从融资次数、频率还是金额来看都表明投资方对该领域的重点关注与青睐。
“硬科技”赛道的兴起同时也表明中国企业开始更加注重源头创新、致力于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并逐渐形成将自主研发产品推向世界的出海格局。
而经历疫情三年,医疗健康领域的热度依旧不减,数字化医疗服务与高科技医疗器械是该领域获投融资的主要品类。在细分赛道里,创新型科技产品如手术机器人,心脑血管、齿科类医用器械,家庭健康管理工具是投资方热衷的选择,其中,康诺思腾的手术机器人在单轮中就揽获8亿人民币的融资。相较之下,生物医药类或由于研发成本高,临床验证周期较长,在目前出海的投融资中热度逐渐退却。
此外,以新能源出行(汽车、自行车)、锂电池储能等为代表的汽车/出行与能源环保领域在2023年也是投融资重点关注的赛道。具体来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汽车出口338.8万辆,同比增长60%。新能源汽车出口82.5万辆,同比增长1.1倍。新能源汽车目前出海前景可观,未来增长潜力依旧巨大;
储能方面,根据EVTank的预测数据,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将分别达到2211.8GWh和6080.4GWh,其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8%;
光大证券预测,在储能场景中的锂电池出货量年复合增速预计将达到34%,远超行业平均增速25%,这意味着储能领域将成为拉动锂电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03
地域:
出海企业主要分布粤沪京浙苏
东南沿海交通和贸易优势明显
2023年,“硬科技”、“大健康”、“新能源”等成为投资金额上的重量级赛道,并且在时间上获得了更早的投资优势,而从空间上来看(如下图所示),出海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等地,整体集中在东南沿海,呈现环长三角、珠三角分布趋势。
从企业注册地域可以看出,企业出海融资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化程度相关。在主要的企业注册地中,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均为临海地区,具有良好的港口及海运条件,交通和贸易优势明显,适合进行仓储及供应链配置,能极大程度降低出海成本。
在东海沿线,江浙沪企是出海主流;而在南海沿线,粤企出海数量独占鳌头,高达45家,在2023年(截至10月)的出海企业总数量中占比将近三分之一。
如此高比重的出海企业,与广东省整体的对外经济贸易规划有很大关系。作为中国第一外贸大省,广东省去年外贸进出口总值8.31万亿元,规模连续37年居全国首位;其中珠三角地区去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93万亿元(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年2月)。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珠三角,一直因为以外贸见长而被称为“世界工厂”,如今正在积极发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优势产品的全球供应链。珠三角地区各城市也制定相关政策,加强运输通道开拓,积极推动企业出海。
政策上:
中山市:2023年外出参展等海外推广计划,将助力至少1000家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展。
佛山市:《佛山市进一步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措施》,引导本土企业“走出去”,吸引大型进口平台企业“走进来”。
深圳市:引导企业用好RCEP和国际贸易规则,多措并举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促进优进优出。
交通上:
深中通道:“深圳盐田—中山”组合港线路正式开通,今后中山乃至珠江西岸的广大外贸企业可利用“两港合一”的组合模式,大幅压缩通关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更方便快捷地走向世界。
东莞港:“东莞—海防”点对点航线自去年正式开通以来,为当地企业与越南等东南亚企业建立更加快速的物流供应链通道。目前,东莞港已累计开通航线24条,出口范围覆盖欧洲、地中海、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地区,完成吞吐量12万标箱(南方日报,2023年2月)。
因此,广东省凭借政策和物流运输通道优势,成为智能硬件、医疗健康、能源环保领域中最多的企业注册地。
在其他主要获投融资的企业领域里,电商零售企业集中在广东和上海,北京注册企业从事企业服务领域的最多。除广东外,其余地区政府也有相关政策出台,以针对性支持本土企业出海:
上海:《上海市促进外贸稳规模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
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围绕跨境电商平台、物流、支付等环节,培育一批标杆企业。
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支持成长型中小企业、领军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深化拓展与世界先进创新区域合作,推动北京市技术(服务)创新成果“走出去”。
浙江: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出口企业税收服务合作协议》
持续为出口企业打造优质税收环境,以“先退税,后核查”形式帮助出口企业办理退税快享直达,退税进度领先全国40%以上。今年1-8月,全省办理出口退(免)税2205.46亿元,浙企“出海”拥有强大支撑。
江苏: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措施》
开展“百展万企拓市场”行动,统筹各级相关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参加境外重点展会;稳定外资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培育扩大汽车行业出口;加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等十四条措施。
本篇关于《白皮书》(点击小程序下载)出海企业投融资总体情况的分析解读暂告一段落,后续我们将持续更新《白皮书》内容的相关解读,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