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成功
×
杨振:做全链路不如在单一业务场景上实现价值交付小闭环 | 走进Martech企业06期
Morketing·2024-05-13 15:4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企业在大规模采购Martech工具后,却陷入囧境,在实践过程中吐槽“工具不好用”,或者“用不好工具”等......

对此,企业该怎样解决Martech产品在应用落地过程中的阻碍?杨振通过丰富的实践给出了他的见解:

首先在选择Martech产品时,要先明确业务场景,找到适配Martech工具。即,什么业务场景,为用户和业务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而不是一味的做工具控;

其次,是要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Martech作为新的解决方案,往往购买者和使用者的身份是分离的,不乏考虑供应商提供的客户成功或者产品运营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企业在最开始就要明确业务路径图并做好长期规划。若早期只考虑单一场景去选择产品,缺乏系统规划的话,到后期往往会出现重复建设、资产梳理和打通难等问题。

可以看到,对于Martech的引入需要有着清晰的价值目标与宏观规划,不能为了工具化而滥用工具,这样才能降低产品在落地时遇到问题的概率。

此外,Martech对于品牌发展有何价值?Martech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如何?围绕着这些问题,我们与拔萃资本执行董事、资深品牌营销人杨振展开了一场对话,共同探讨了行业更多的可能性。

以下,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Morketing Research 将与杨振的对话实录进行了编辑和整理:

01
 信息化、数字化到智能化
营销系统在不断进化


Morketing Research:每个人对 Martech 这个词的理解都不太一样,你怎么理解这个词?

杨振:我对 MarTech 的理解,更多是从营销业务场景上去思考的。做 Marketing 时,可以用到的 Tech,就是 MarTech。

一般业务上常用的 Martech Solution,包括了 AdTech(精准广告)、Contech(内容科技)、sCRM、CDP & Marketing Automation(用户数据管理系统 & 营销自动化)、数据 BI 等系统,也包括细分业务场景中也包括直播 SaaS、自动化 AI 客服机器人 、销售 SEP、网站建站工具等很多细分的工具。

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只是使用具体工具名称,不太会讲 MarTech。而从行业角度来说,这类从触达、培育、转化、服务用户,到管理用户和营销资产数据的全链路数字化工具和系统,我们往往通称为 MarTech。

Morketing Research:那么作为品牌方来看,Martech 对企业来说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杨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当下的营销,核心有两个价值,一个是品牌造势,一个则是用户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运营。MarTech工具,让数字化的用户运营成为可能。

当然,单单工具并不能赋予企业营销造势的能力,但从精细化运营角度,则可以提升效率。

Morketing Research:从现在市场环境来看,品牌应不应该在这个方面去做投入?

杨振:不同行业的企业,会有不同投资侧重,但整体而言 MarTech 是当然值得投入的。

从十年前接触 Adobe Marketing Cloud 时起,我就一直抱有一个想法,即在用户运营方面,不仅是数字化的,而且是自动化智能化的。企业通过梳理自己的用户体验旅程,并相应地搭建一套智能化营销运营系统,不断迭代优化。就像企业的供给侧会有“无人黑灯工厂”,需求侧也应该有“AI智能体验系统”。

当时这个想法,可能时间上早了一些。而在 2024 年,我视野中看到一些少数优秀的企业,已经在从信息化、数字化,数业深度融合并逐步往智能化方向迈进。


Morketing Research:在这个过程中,你在选择 Martech 产品时最关注的点是什么?又是如何克服这些产品在应用落地过程中的阻碍?

杨振:我在选择 MarTech 产品的三个经验:

一是不做工具控,而是明确价值。即,什么业务场景,为用户和业务带来什么样的价值。MarTech Solution 有一些是基建类,有一些是应用,适合业务情况的才是最好的。通盘来看,工具使用的活跃度是一个好的评估标准。

二是和利益相关方充分沟通。MarTech Solution 本身比较新, 而购买者和使用者往往是两个角色,这也是 ToB 企业服务,很多时候想把客户成功做到位挺不容易的一点。好的 SaaS 团队,会有系统地客户成功或者产品运营的方法。

三是明确业务路径图并做长期规划。早期很多产品选择,是从单点场景考虑的,在缺乏系统规划时,重复建设、资产梳理和打通难等问题就会出现。我一直认为,(可以是云厂商或者行业协会如 Morketing 牵头)国内企业应该分行业,梳理相应的 MarTech Stack 最佳实践并做行业分享,从而提升营销数字化效率,并实现整体行业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避免每个人都去探(lang)索(fei)。

我想,上面三个问题如果能够解决好,落地的阻碍就小的多。

02
不求大而全,应追求业务价值小闭环

Morketing Research:市场上做 Martech 的企业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专注在一条赛道上持续优化自己的能力,一种是做全链路,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


杨振:全链路对于 MarTech 企业服务商来说,挺难的。


字节火山引擎、腾讯启点应该是国内最有机会做全链路的服务商了,他们的挑战也不少。主要是行业不同、客户最佳实践不同,梳理这个就需要很强的跨领域专业人才(懂数字化、又懂行业业务,太少了)。神策、数说故事、帷幄等优秀企业,做了一部分的布局,但也还没办法称之为全链路。


我想,与其追求全链路,不如追求小闭环。即,在一个业务场景上,能通过工具来实现业务价值的交付,就已经非常非常棒了。



其他的创业企业,肯定是需要专注于一条赛道上来做好。Tezign 特赞专注做好 DAM 内容中台,就已经有大把价值场景值得挖掘深耕了。


Morketing Research:如果去对目前市场上的 Martech 工具按照应用进行划分,一般分为哪些类型?你常用的工具有哪些?


杨振:我会从使用用户角度,分为通用型工具(使用人多,活跃度高)、场景型专业工具(专家使用)和基建型工具系统(都是默默地在背后)。


过往 MKT 工作中,我用的最多的,第一个是 BI,第二个是 DAM;以往我负责销售时, 常用的是 CRM。其他工具也会涉及到,但是频次会低很多。



Morketing Research:如何去判断一个 Martech 工具所能提供的价值?中国企业在应用上处于什么阶段?


杨振:MarTech 工具的价值,可以有一个公式,即应用价值 = 使用人次数 x 每次使用价值(时间节约 or 资产沉淀 or 业务价值回报)。


中国的 MarTech 整体还在早期,因为大部分企业还是习惯看报告或者使用代理商,而不是自己动手使用工具。


Morketing Research:在之前的采访过程中,有受访者认为目前产品已经足够成熟,但企业应用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一种可能是工作流(比如考核方式等)和产品没有进行很好的匹配最终应用效果不佳,对此你怎么看待?


杨振:很有可能。鞋子做得再好,还得靠自己跑。


Morketing Research:此外,国内头部企业例如腾讯、字节等对于数据的掌控,造成了围墙花园的现象,包括品牌自己也有自身的数据,你如何看待国内的数据生态?以及品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才能利用好数据,达成更佳的效果?


杨振:数据本来就是宝贵的,甚至也不应该就是完全流通的。所以品牌更需要珍惜和挖掘好自己有的数据。我的一个非共识观点是,并非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而是基于已有数据如何做好分析和相应动作。坦率讲,过去工作里数据已经多到来不及消化了。


所以还是刚才的观点,不求大而全,而应该追求业务价值小闭环。


03
 AI 赋予智能化决策以想象空间

Morketing Research:如今 AI、大数据模型等新技术给行业带了新的冲击,从你的视角来看,这些技术会对 Martech 市场生态产生怎样的改变?

杨振:挺好的,10 年幻想的“自动化营销运营系统”,看到了实现的曙光。

AI 在客户服务领域应该很快能实现不错的用户体验(小闭环业务价值),最近也看到几家创业公司开始做百亿级参数的企业专有大模型,来把企业数据融合贯通,这些都是值得期待的。

Morketing Research:你认为 AI 会在营销的哪一个环节产生最具颠覆性的影响?

杨振:不知道算不算颠覆,以下是我认为几个有价值环节吧:


  • 决策层的 AI BI;基于我工作体验,数据多的来不及消化,AI BI 会有帮助;


  • 组织工作习惯:我现在是“万 事不决问 Kimi”,在自己动手动笔之前,确实先让 Kimi 跑一下,还是非常提升效率;


  • 客服场景:AI 的曙光会提前到来,比 AIGC 的数字人更早。


Morketing Research:除了 AI 之外,未来 Martech 行业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趋势?

杨振:MarTech 行业在国内还很小,AI 技术带来的机会足够大了。

过去我始终觉得 MarTech 还只能解决数字化、精细化运营的问题。但是有 AI 之后,我觉得智能化决策的想象空间被打开了,MarTech 有机会去解决一些更策略型的问题。

(之前在特赞 DAMCON 上的分享,数字化正在重塑营销)

Morketing Research:你怎么看待未来 1-3 年 Martech 行业的市场的发展?

杨振:1.SaaS 产品全面拥抱 AI;2.中国企业出海促进了营销人对国内外 MarTech 的更进一步的理解和使用;3.MarTech 企业逐步整合。 

  • 添加下方小助手进入互动群


支付0.00元点解锁全文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点赞

0

收藏

0
手机号码错误